在皖南徽州地区,楹联的使用十分普偏,它是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透过那些林林总总的楹联作品,我们从中能够清晰地体察到徽商的精神内核。
徽商,作为中国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商派,风流数百年,从商人口数千人之巨,地域之广覆盖大半个中国。徽商大都是集商、儒、仕于一身。他们发迹之后,衣锦还乡,首先要做的往往是建宅院、修祠堂、营会馆,而这些民宅园林、祠堂庙宇等又都少不了楹联的身影。今天我们品读这些楹联,便会发现浓厚徽商情结、徽商精神就在里面:
一、重仁尚读。“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西递胡来富撰写的这副楹联强调了“积善”与“读书”。“二字真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曰读曰耕。”“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漫研竹露栽唐句;细嚼梅花读汉书。”(西递联)“深院抄书桐叶雨;曲栏联句藕花风。”(黄山博物馆)这些联语非常浅显易懂,老百姓一看就明白,就是教人向善、勤于耕读的教科书。
二、重礼惜福。“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惟孝惟忠,聪听祖考遗训;克勤克俭,先知稼穑艰难。”“惜衣惜食勿如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这是徽商一生艰辛换来的人生真谛,对当今社会也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三、重商守成。几千的封建社会是重农抑商的,但徽州人却可以冲破这种束缚,勇于从仄逼的空间走出去,一方面是生存的本能使然,更重要的还是骨子里“无商不富”思想的反映。这也是徽文化与其他文化所不同的地方。如“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有道财恒足;乘时货自丰。”还有“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这是悬挂于西递“瑞玉庭”中,是一副罕见的改字联,上联的“快”字少了一点,而“辛”字却多了一横,下联的“多”字少了一点,而“亏”字又多了一点。主人想通过增减笔画的方法,使子孙后辈记住前辈们在创业过程中的感悟,无论做人做事,想要获利成功,都必须“享受快乐少一点,付出辛苦多一点,贪图便宜少一点,甘愿吃亏多一点”。事实上,这是徽商的高明之处,很多时候,做人,做事,营商多一份辛苦,多一份收获,吃点小亏,还可能占了大便宜。徽商之所以遍及天下,达到无徽不成镇的盛况,与他们的勤奋及这种处世哲学也不无关系。
四、重名入仕。“甲第鼎新高大门闾萦驷马;华堂钟秀绵延福泽起人龙。”意思是中了进士或做了官之后,就可以衣轻裘乘马车,耀武扬威,光宗耀祖,福泽后代。这种联在徽州楹联中还有一些。从中不难看出,徽商也难跳出由商而仕求功名,光先祖荫后裔的中国传统思想的窠臼。
认识徽商,提炼徽商精神的途径有多种,从徽州楹联方面来挖掘徽商精神的核心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卢晓 安徽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楹联报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