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全省2016年度十大演艺品牌项目之一的新创黄梅戏舞台剧《大清名相》近期连续多日在首都展演,在百戏演出荟萃的北京城掀起一股黄梅小旋风。为什么一对古代父子的故事,有着如此之大的感染力呢?
实况:开场童声黄梅:万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
婉转悠扬的黄梅调,将六尺巷邻里礼让这个脍炙人口的老典故,别出心裁地翻出了新意,生动讲述从六尺巷走出的清代名臣张廷玉三次“让”与“不让”的人生重大抉择。这是创作人员查阅了近百万字的资料之后,创新性地挖掘出来的。
《大清名相》编剧 余青峰
戏要关注现实 要关注当下,因为戏是演给现在人看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我们更重要的是写一个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一个古代官员的一个形象,他的为官为人之道
跌宕起伏的剧情、荡气回肠的黄梅唱腔、充满象征与隐喻的意象,清廉严明、克己奉公、舍身取义的一代名相形象深深感染着观众。不少观众告诉记者,自己是眼含热泪看完表演的。76岁的北京观众史兆杰说,自己是个老戏迷了,两个小时的观看里,一直在记录。
北京观众
他(张廷玉)说“风调雨顺鸟语花香,江山美景万年长”,这就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社会也应该要的东西。很有意义
中国戏剧家协会 秘书长 崔伟
很有现实意义,我觉得这出戏,不仅仅说是在内容上、题材上激荡人心,更主要的是它在艺术上同样能够吸引人 征服人 而且它对黄梅戏艺术的发展,我觉得它是有推进作用的。
安徽安庆籍在京大学生 我也为我们家乡的这部可以说是传统艺术感到自豪 因为无论从演员的唱功还是从整个舞台剧的设计而言 我觉得都算是我们国家目前的一流的演艺项目
现场观众
古人都能做得那么好,我们当代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合格党员,更应该做一个讲道德有信仰讲规矩守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要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反映大众心声,观众反响热烈,参与《大清名相》的安徽文艺工作者愈发感到责任重大。
张廷玉的扮演者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黄新德
安徽本土的故事、本土的人物、本土的剧种来演绎本土的故事,身为党的文艺工作者,我觉得我们想用艺术的形式来反映人民的心声,我们努力在做。